主页 > 新闻资讯 > 热点资讯 > >

成都高新综保区,全国第一!

文章来源:四方网络    作者:4PNT    发布时间:2025-07-29

  7月28日,记者从成都海关获悉,今年上半年,成都高新综保区进出口2673.2亿元,同比增长13.5%,进出口总值继续排名全国综保区第一。

  据了解,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成都高新综保区目前入驻企业80余家,从业人员近20万人,园区集聚世界500强企业和行业龙头,全球超过一半的笔记本电脑CPU、iPad产自这里。成都高新综保区在发展对外贸易、吸引外商投资、促进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其背后与持续推进监管制度创新,不断释放政策红利密切相关。

  从首创“区间结转”监管方式到创新开展加工贸易“工单式核销”,从推动“区区流转”“分送集报”改革落地到创新“客运货”监管模式,从创新综合保税区设备零配件便捷监管模式和综合保税区“同企跨片”业务改革,到开展“综合保税区寄售维修”监管模式……一项项创新不但切合实际地满足了企业发展需求,更为海关监管制度改革提供了探索和示范。

  2024年,为支持综合保税区重点产业—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成都海关批准设立四川首家寄售维修型保税仓库,该保税仓库毗邻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专门用来存储、寄售维修进口设备所需的零配件,主要服务于集成电路制造等技术密集型企业,成都海关创新开展进区(仓)预检验、分送出区(仓)货物条码追踪等监管方式,有效支撑企业对零配件的即时需求。

  “对于集成电路企业来说,生产车间需要24小时不间断工作,特别是当设备出现故障时,维修件需要2个小时内送到工厂,避免出现设备宕机导致产线停产或良品率下降等情况。如何将企业所需维修件按时送到,是我们之前面临的最大困难。现在有了这个寄售维修保税仓库,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同时还为企业节省成本60万余元。”泓明供应链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熊海说道。

  “集中查检”是成都海关为支持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发展推出的通关便利化举措之一,提高了企业进口设备、货物目的地检验效率。成都海关所属锦城海关通过场地、货物、查检人员“三集中”,叠加“7x24小时”预约通关措施,实现正常进出口货物“随到随检随走”,最大限度提高通关效率,降低企业时间成本。

  成都作为电子信息产业高地,进出口贸易需求旺盛。“如何满足企业高时效性的通关需求,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成都海关所属锦城海关副关长邓鹏表示,“我们经常到企业调研,根据企业实际需求,积极探索海关监管模式微创新,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为地区深度参与全球集成电路产业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成都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成都海关将持续探索智慧化监管手段,推出更多通关便利化创新举措,助力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发展,助力四川加快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


  四方网络在跨境领域里深耕细作近二十年,服务过多个综试、综保区和产业园配套项目。以综合保税区、综试区为依托,进口为主、出口同步、线上线下并行运营。出口着重打造1210保税仓+海外仓,支持9810、9710、9610、1210配套的跨境贸易综合服务开展;进口着重打造跨境电商保税展示中心、跨境新零售运营中心和跨境1210保税仓运营服务中心;配套服务着重打造跨境多模式通关服务、国际物流服务、外贸收结汇与供应链金融等服务内容。


热点资讯

新疆双口岸今年通行中欧(中亚)班列超1万列

2025-07-29

成都高新综保区,全国第一!

2025-07-29

“吉林省跨境电商产业带地图”发布 绘就“吉品出海”新篇

2025-07-28

央行上海总部:积极探索数字人民币在离岸贸易结算中的应用

2025-07-25

国家数据局将加大力度支持试验区建设 实现 “一地创新、全国复用

2025-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