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资讯 > 驼铃生态 > >

靖西市边民互市促减贫案例荣获全球最佳减贫案例

文章来源:四方网络    作者:4PNT    发布时间:2024-11-04

10月31日,2024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举办,2024全球减贫伙伴研讨会作为平行会议同期举行。会上发布了“第五届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入选案例名单”,靖西市农业农村局提交的《边民互市促减贫 对外开放兴乡村——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市推动边境贸易实现减贫案例》荣获第五届全球最佳减贫案例。

背景

靖西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与越南接壤,拥有152公里的边境线,涉及6个边境乡镇,26万边民。由于地处山区,石漠化严重,交通不便,土地贫瘠,传统种养业受限,导致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边民“空心化”现象严重,给边境稳定带来了潜在风险。靖西市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将“对外开放、兴边富民、稳边固边”作为2024年的重点工作之一,通过边民互市贸易推动减贫和乡村振兴。

项目实施

  1. 大力推动“智慧互市”

    • 推进广西边民互市贸易“单一窗口”平台建设,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

    • 引进电子商务和网络科技公司,开发线上交易平台系统,实现多项业务功能一体办理。

  2. 创新建设利民服务网点

    • 在安宁乡和岳圩镇设立边民互市二级交易市场服务网点,帮助边民注册个体户、开设银行授信账户,实现“线上互市、线下通关”。

  3. 畅通集采和销售渠道

    • 创新性推动越南供货商在茶岭口岸搭建边民互市贸易境外市场集采平台,解决边民“采货难”问题。

    • 乡镇成立政府平台公司,统筹各方资源,主动引进国内采购商,解决边民“销售难”问题。

  4. 推进“前岸后厂”建设

    • 利用深圳龙岗帮扶优势,高规格推进深圳龙岗·百色靖西跨境合作产业园建设,完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引进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企业和东部企业,构建较为完备的产业链供应链。

  5. 培育“口岸+”枢纽经济

    • “口岸+落地加工”:申报海运方式进口互市商品落地加工试点,推广双加工边贸经济流通模式,带动边民增收。

    • “口岸+商贸物流”:引进富士康科技集团,启动中越跨境卡车运输,促进贸易发展。

    • “口岸+电商”:配套建成跨境电商体验中心等平台,为当地特色产品销往海外提供便捷平台。


成效

  1. 边民互市贸易规范化

    • 完成首单广西互市“单一窗口”申报,实现商品规范化市场监管。

  2. 帮助搬迁户实现就近就业

    • 深圳龙岗·百色靖西跨境合作产业园建成后,可直接为28个边境脱贫村年集体经济增收1.3万元以上,解决就业岗位3.2万个以上。

    • 目前,已有12家企业进驻,带动边民就业3000多人。

  3. 有效促进乡村稳产增收

    • 2023年11至12月,安宁乡和岳圩镇发展边民注册个体户800多人,集中采购和销售贸易额1433万元,边民增收近4.5万元,村集体经济增收2.2万元。

    • 预计2024年上半年,安宁乡将实现4000名边民注册,进一步促进边民互市贸易发展。

经验与启示

  1. 因地制宜谋发展

    • 充分利用政策机遇,发挥区位优势,完善通道体系,突破现有发展模式局限,促进边民互市和当地产业共同发展。

  2. 深化边民互市改革创新

    • 通过“互联网+村(社区)+边民+代理人”模式,实现“真边民真交易”,推进边民互市合规化、合法化、规范化发展。

  3. 创新“前岸后厂”模式

    • 通过“互市贸易+合作社+企业”模式,扩大边境加工制造生产主体规模,构建较为完备的产业链供应链,将沿边开发开放政策和区位优势转化为产业和经济发展优势。

靖西市通过边民互市贸易推动减贫和乡村振兴的成功实践,为其他边境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驼铃生态

策克口岸:一带一路上的贸易明珠

2025-02-08

探秘西藏樟木口岸:通往尼泊尔的西南门户

2025-02-07

新疆伊尔克什坦口岸:连接中亚的西部国门

2025-02-07

新疆阿拉山口口岸:连接亚欧大陆的桥头堡

2025-02-07

西藏吉隆口岸:双向贸易重启,中尼经济走廊的新活力

2025-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