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资讯 > 驼铃生态 > >

新疆巴克图口岸:从“通道经济”到“口岸经济”的转型升级

文章来源:四方网络    作者:4PNT    发布时间:2025-02-14

  位于新疆塔城地区的巴克图口岸,近年来通过“边民互市+落地加工”模式,成功推动了当地外贸从传统的“通道经济”向更具附加值的“口岸经济”转型。以下是对这一发展模式及其成效的具体分析:

  巴克图口岸概况

  巴克图口岸是新疆离城市最近的口岸,距离塔城市中心仅十余公里,对面是哈萨克斯坦。2018年,巴克图口岸被确定为新疆边民互市贸易转型发展试点口岸;2020年,塔城市成为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试点县市。

  进口货运量显著增长

  根据乌鲁木齐海关的数据,2024年巴克图口岸边民互市进口货运量达到了13.9万吨,同比增长39.4%。其中,葵花籽原油的进口高峰持续,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据统计,2024年巴克图口岸边民互市进口葵花籽原油货值达到2.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倍。

  边民互市与落地加工模式

  合作社参与交易:

  张学斌所在的合作社是当地众多合作社之一,成员主要由当地村民组成。合作社通过边民互市参与交易,将进口的葵花籽原油出售给落地加工企业。随着订单增多,合作社成员的收入也相应增加。

  简化申报流程:

  过去,“整进散出”的模式需要每天前往口岸现场申报,而现在采用“整进整出”模式,进口葵花籽原油可以直接运送到落地加工企业的厂区,节省了时间和成本。合作社成员可以通过手机APP完成每人每天规定额度的进口申报,极大地提高了效率。

  双赢局面:

  据当地一家落地加工企业的负责人介绍,合作社成员在规定额度内从国外采购原材料,企业再从合作社购买这些原材料进行本地加工。这样一来,税收和产值都留在了当地,形成了企业和村民双赢的局面。

  落地加工产业体系逐步完善

  目前,巴克图口岸的落地加工企业已经从2022年的1家增至2024年的11家,加工种类涵盖油籽油料、干果等。合作社数量也从最初的几家发展到现在的23个。依托“边民互市+落地加工”模式,巴克图口岸正逐步形成以粮油、干果、冻鱼等为主的边民互市贸易落地加工产业体系。

  未来展望

  巴克图口岸的成功经验表明,“边民互市+落地加工”模式不仅有效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还提升了边境地区的民生水平。未来,随着更多企业的入驻和加工种类的多样化,巴克图口岸有望进一步扩大其在区域经济中的影响力。

  拓展交易范围: 目前,边民互市交易范围已扩大至周边5个国家的36个品种,未来将进一步扩展。

  优化物流体系: 持续优化多式联运体系,提升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加强国际合作: 继续深化与哈萨克斯坦及其他邻国的合作,探索更多的经贸合作机会。

  总之,巴克图口岸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和高效的管理机制,成功实现了从“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的转型升级,为其他边境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未来,随着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巴克图口岸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驼铃生态

普兰口岸:西藏边贸与文化交流的门户

2025-02-17

新疆巴克图口岸:从“通道经济”到“口岸经济”的转型升级

2025-02-14

国际货物运输代理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2025-02-13

全国试点跨关区退货政策在宁波落地的意义与影响分析

2025-02-13

新疆巴克图口岸:边民互市贸易发展与文化交融的典范

2025-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