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模式的风险与应对
文章来源:四方网络 作者:4PNT 发布时间:2024-11-25
近年来,中国跨境电商的进出口总额持续保持快速增长,特别是跨境电商出口已成为我国外贸出口增长的重要有生力量。根据海关总署最近公布的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达到1.88万亿元,同比增长11.5%。在跨境电商贸易中,出口海外仓模式作为一种逐渐兴起的外贸新业态,虽然带来了许多机遇,但也伴随着一些风险,值得企业关注和防范。
出口海外仓模式概述
出口海外仓模式是指跨境电商企业将商品提前出口到海外仓库,待消费者下单后再从海外仓库直接发货。这种模式可以显著缩短物流时间,提高客户满意度,但同时也涉及到复杂的税务和监管问题。
主要风险及典型案例
出口与退税存在时间差 典型案例:
A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电子产品出口的外贸企业。2023年1月初,A公司将一批最新款的手表报关出口至美国的海外仓库,等待消费者下单购买。直到2023年5月中旬,A公司才陆续收到消费者的购买订单,并通过电商平台实现了销售。 风险分析: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39号),满足出口货物退税的基本条件包括:属于增值税、消费税征税范围的货物;是报关离境的货物;是在财务上作销售处理的货物;是出口收汇并已核销的货物。在A公司的案例中,货物虽已报关离境,但未实现销售,尚不具备办理出口退税的全部条件。如果为了获得出口退税款,在未实现销售的情况下,提前申报出口退税,或者伪造虚假销售证明、外汇结汇资料,则可能存在涉税风险,并引发税务稽查。
出口销售额难以确定 典型案例:
跨境电商企业B公司将商品出口至国外的海外仓,报关单上的金额为100万美元,而在国外电商平台销售的总金额为120万美元,实际销售金额大于报关单金额。 风险分析:
根据海关法相关规定,出口货物的发货人应当向海关如实申报,交验进出口许可证件和有关单证。出口货物的发货人除海关特准的外,应当在货物运抵海关监管区后、装货的24小时以前,向海关申报。B公司在出口时向海关提供的出口价格与最终实际销售价格出现偏差。若B公司以出口报关单价格进行纳税申报,税务机关可能认为企业没有如实申报收入,存在偷税、漏税行为,从而引发税务合规风险。
虚开发票骗取退税款 典型案例:
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金某华为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与某进出口有限公司、某跨境电子商务服务有限公司等公司商定出口合作业务,约定由金某华自带客户、自带货源、自带发票并自行报关,以上述公司名义出口货物,并由上述公司办理出口退税业务。金某华联系被告人包某海,要求包某海经营的某针织有限公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给金某华指定的公司,并给予包某海一定比例的“好处费”。最终,金某华利用包某海虚开的56份增值税专用发票向税务部门申报退税,骗取出口退税款共计人民币863690.1元。 风险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五条规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将面临严重的刑事责任和经济处罚。案例中,金某华利用包某海虚开增值税发票并骗取出口退税的行为,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及相关处罚。
风险应对措施
加强税法学习和培训:
企业应加强对税法的学习和培训,确保财务人员、办税人员能够准确理解和掌握税法规定以及税务申报要求。在货物报关出口后,企业财务人员应密切关注销售进度和收入确认情况,确保按照规定申报办理出口退税。
准确记录和保存销售数据:
企业应妥善保存所有销售数据、促销活动记录、税务申报材料等,并留存备查。同时,要加强与税务机关的沟通交流,建立税务风险管理机制,准确进行纳税申报,避免因申报不实而引发涉税风险。
完善内部管理机制:
企业应提高纳税遵从意识,真实开展出口业务,做到真实签订内外贸合同、真实采购、真实运输、真实收汇等。同时,要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加强内控制度建设,防止被不法分子利用,被动参与出口骗税。
加强合规意识:
企业主要负责人和财务人员应提高合规意识,确保所有业务操作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企业长期稳健发展。
通过以上措施,企业可以有效应对出口海外仓模式带来的各种风险,确保业务的顺利进行和可持续发展。(来源中国税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