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中场休息’:Temu、Shein与亚马逊的‘三角绞杀’新战
文章来源:四方网络 作者:4PNT 发布时间:2025-05-15
2025年5月,中美贸易关系迎来关键转折点。当地时间5月1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修正此前针对中国小额包裹的高额关税政策,将原定120%的从价关税税率大幅下调至54%,并明确表示90天后不会恢复对华145%的高额关税。这一政策调整既是对前期贸易摩擦的阶段性修正,也折射出全球供应链格局的深层变革。
一、政策调整背景:从激进加征到理性回调
2025年2月,特朗普政府以“打击芬太尼”为由,对价值低于800美元的中国小额包裹取消免税待遇,并叠加10%的额外关税,叠加301条款惩罚性关税后,部分商品综合税率高达245%。此举导致Temu、Shein等中国跨境电商平台物流成本激增20%-30%,大量依赖小额包裹直邮的中小卖家被迫下架商品,平台流量向亚马逊等本土电商转移。
政策实施后引发连锁反应:
美国海关系统承压:日均380万件小额包裹的清关量使海关行政成本飙升,单日成本超1亿美元;
消费者成本激增: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测算,取消免税政策将使美国家庭年均支出增加34-41美元,低收入群体消费意愿显著下降;
全球供应链震荡:中国对美小额免税出口占总出口的24.4%,政策调整导致中国对美出口总税率上升0.5个百分点,拖累出口增速。
在此背景下,中美于5月12日发布《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明确美方取消91%的加征关税,中方同步取消对等反制措施。特朗普修正行政令后,小额包裹关税税率从120%降至54%,标志着贸易摩擦进入“阶段性缓和期”。
二、关税调整对跨境电商的直接影响
1. 成本结构重构:直邮模式仍承压,海外仓模式优势凸显
以Temu 40美元客单价包裹为例:
调整前:叠加301条款关税后,综合税率达245%,终端售价需上涨26%才能覆盖成本;
调整后:54%关税税率下,终端售价涨幅缩窄至15%-20%,价格竞争力部分恢复。
但需注意的是,关税成本仅是冰山一角。根据美国海关公告,非正式报关(货值<2500美元)需缴纳2.62美元/件的商品处理费(MPF),叠加清关延误导致的仓储成本,直邮模式综合成本仍高于海外仓备货模式。以亚马逊FBA模式为例,其终端售价30%-40%需缴纳关税,加征10%后成本仅上升3%-4%,履约稳定性更优。
2. 平台策略分化:全托管模式收缩,半托管模式崛起
Temu:4月28日下架美国全托管商品,流量全面转向半托管模式(商家管理海外仓库存、平台掌控定价权)和Y2模式(国内自发货)。截至5月,其美国市场半托管业务占比已超30%;
Shein:加速构建“中国东南沿海+印度+土耳其”三大制造集群,通过区域产能协同降低地缘政治风险。其海外仓备货比例从2024年的15%提升至2025年的35%;
亚马逊:受益于海外仓备货模式,受关税扰动有限。2024年中国卖家占其第三方卖家50%,其中跨境小包履约占比不足20%。
3. 卖家生态洗牌:从价格战转向供应链韧性竞争
中小卖家:依赖“铺货+低价+爆款”模式的卖家加速转型。义乌、华强北等产业带卖家转向东南亚、拉美市场,或升级为品牌卖家,通过提升产品附加值消化关税成本;
独立站卖家:面临两难抉择。若继续直邮模式,需承担26%的终端定价压力;若转向海外仓,则需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仓储和库存管理。部分卖家选择“DDP化”(物流商包税清关),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供应链服务商:海外仓需求激增。京东、永辉等企业推出“出口转内销”解决方案,帮助受阻企业开拓国内市场。
三、行业趋势与挑战
1. 全球供应链“多链并行”趋势加速
区域化布局:头部企业构建“区域化+本地化”供应链网络。例如,SHEIN在墨西哥设立配送中心,利用美墨加协定(USMCA)规避关税;
技术驱动:AI供应链管理系统、区块链溯源技术成为标配。阿里巴巴国际站推出“全球48小时交付联盟”,整合中欧班列、东南亚海运专线,提升物流时效;
合规化竞争:美国海关严查“假转口”行为,要求第三国中转商品提供官方认证原产地证书(COO)。企业需通过“实质性转型”实现供应链合规。
2. 长期挑战:关税不确定性仍存
尽管当前关税税率下调,但美国平均关税税率仍高达17.8%(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数据),较特朗普就职前上升15.4个百分点。耶鲁大学报告指出,关税政策导致美国家庭年均损失2800美元,企业投资意愿下降。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警告,关税不确定性将阻碍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
四、未来展望:从“成本博弈”到“价值竞争”
特朗普降低小额包裹关税税率,为跨境电商行业争取了短暂的喘息期。但长期来看,行业需完成三大转型:
从价格竞争转向品牌竞争:通过差异化设计、IP联名提升产品附加值;
从单一市场转向多元市场: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拓展RCEP、CPTPP成员国市场;
从粗放经营转向精益管理:利用数字化工具优化库存周转率,降低供应链冗余成本。
正如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跨境电商分会会长陈刚所言:“跨境电商的竞争本质是供应链生态体系的韧性较量。”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唯有构建敏捷、柔性的供应链网络,方能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