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示范区中欧班列年开行量首破千列,构建国际物流新通道
文章来源:四方网络 作者:4PNT 发布时间:2024-12-30
里程碑事件
2024年12月25日,上合示范区迎来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今年第1000列中欧班列缓缓驶离多式联运中心。这是该地区中欧班列年开行量首次突破千列,标志着上合示范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取得了显著成就。本次专列被称为“跨两海专列”,满载建筑用品,将经霍尔果斯口岸出境,跨越里海、黑海,预计35天后抵达塞尔维亚集结中心。
中欧班列的重要性
中欧班列作为新时代“一带一路”上的现代“钢铁驼队”,不仅联通了东西方市场,还衔接了陆地与海洋的运输网络。它为沿线国家提供了高效、可靠的物流解决方案,促进了区域间的贸易往来和发展。随着上合示范区中欧班列的高速发展,目前已常态化开行22条国际班列路线,通达上合组织和共建“一带一路”的23个国家、54个城市,形成了东联日韩、西接欧亚、北达蒙俄、南至东盟的国际物流通道。
快捷且便利的服务
青岛远洋大亚物流有限公司经理陆书盛指出,“中欧班列的快捷,不仅大幅节省运输时间,通关物流也非常便利。”这得益于实时线上申报和通关便利化措施的应用,使得货物滞港时间缩短,运营成本降低,从而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例如,针对山东农食产品的出口需求,胶州海关支持上合示范区创新推出了“班列+冷链”运输新模式。这种模式下的冷藏集装箱具有全自动控温功能,可以实现全程遥控管理和昼夜智能调节温度,确保食品等易腐商品的质量和安全。
海关的支持与合作
为了进一步促进中欧班列的发展,胶州海关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支持班列增线扩容,并鼓励开行多种货物类型的特色班列。具体来说,通过与边境口岸海关签署合作备忘录等方式,建立了中欧班列“属地+口岸”的协同监管服务机制,持续推进“鲁边联动”。此外,海关还在不断创新“陆海直运”的监管模式,以提升多式联运效能,充分发挥上合示范区作为国际物流枢纽的作用。
综上所述,上合示范区中欧班列的成功运行不仅反映了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日益紧密的合作关系,也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了新的动力。随着更多创新举措和服务优化措施的实施,未来中欧班列将继续扮演着连接世界的重要角色,在推动国际贸易和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