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资讯 > 驼铃生态 > >

我国口岸开放布局持续优化 "十四五" 以来新增扩大开放口岸 40

文章来源:四方网络    作者:4PNT    发布时间:2025-08-25

  2025 年 8 月 25 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署长孙梅君在会上就我国口岸开放建设相关情况进行详细介绍。她指出,“十四五” 规划实施以来,我国口岸开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累计新增和扩大开放口岸 40 个,截至目前,全国口岸总数已达到 311 个,基本形成覆盖水陆空各类运输方式、贯通东中西各个区域的全方位口岸开放布局,为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从口岸类型来看,此次新增和扩大开放的 40 个口岸涵盖了水运口岸、空运口岸、陆运口岸等多种类型,充分考虑了我国不同区域的地理特点和经济发展需求。其中,水运口岸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地区,进一步强化了这些地区的海洋经济优势和内河航运功能,助力沿海港口群和长江经济带、珠江经济带等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空运口岸则重点布局在中西部地区和部分新兴经济城市,新增和扩建了一批国际机场的货运和客运口岸功能,有效提升了这些地区的航空通达性,为跨境贸易、国际旅游和高端产业发展搭建了更便捷的空中通道;陆运口岸主要集中在边境地区,通过扩大开放和提升通关效率,进一步促进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边境贸易、人员往来和经济合作,对推动沿边地区开放开发、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从区域分布来看,40 个新增和扩大开放的口岸不仅进一步巩固了东部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领先地位,还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口岸开放支持力度。在东部地区,通过新增沿海口岸和扩大现有口岸开放范围,进一步完善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区域的口岸集群布局,提升了这些区域的国际物流枢纽功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格局;在中西部地区,依托 “一带一路” 建设的机遇,新增和扩大了一批内陆口岸和航空口岸,有效破解了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地理瓶颈,推动中西部地区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前沿;在东北地区,通过优化边境口岸布局,加强与东北亚国家的经贸合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

  孙梅君在发布会上强调,我国口岸开放布局的持续优化,不仅体现在数量的增加上,更体现在质量的提升和功能的完善上。近年来,海关总署会同相关部门,不断推进口岸通关便利化改革,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通过实施 “单一窗口” 全覆盖、推进 “两步申报”“两段准入” 等通关模式改革,大幅提升了口岸通关效率,降低了企业通关成本。同时,还加强了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和智能化改造,推进 “智慧口岸” 建设,实现了口岸监管的精准化、高效化和便捷化,为企业提供了更加优质、高效的通关服务。

  此外,我国还积极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口岸合作,推动跨境口岸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加强口岸监管执法合作,共同打击走私、偷渡等违法犯罪活动,维护了跨境贸易的正常秩序和国家安全。通过与相关国家和地区建立口岸合作机制,实现了口岸通关信息的共享和互认,进一步提升了跨境贸易的便利化水平,为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和人员往来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障。


  展望未来,随着 “十四五” 规划的深入实施和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口岸开放布局将进一步优化,口岸功能将进一步完善,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将进一步提升。海关总署将继续会同相关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推进口岸开放创新,加强口岸监管能力建设,为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更大的贡献。


驼铃生态

电商订单管理系统:物流异常主动提醒的实现与价值

2025-08-25

我国口岸开放布局持续优化 "十四五" 以来新增扩大开放口岸 40

2025-08-25

借助四方网络海外仓系统,优化配送路线削减成本

2025-08-22

企业如何利用保税仓实现 “境内关外” 灵活调拨?

2025-08-21

中国口岸通关效率领跑全球:智慧化转型驱动对外开放新格局

2025-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