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资讯 > 热点资讯 >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二批服务保障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典型案例

文章来源:四方网络    作者:4PNT    发布时间:2025-03-19

  3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第二批服务保障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典型案例,共包含5个案例,涉及国际航空运输、中欧班列运输、跨境电商信用保障交易、跨境电商海外仓以及海关特殊监管区等多个领域。这些案例不仅代表了自由贸易试验区常见的纠纷类型,还为解决相关争议提供了具有指导意义的规则。

  典型案例解析:顶某国际贸易公司与某跨境电商平台网络服务合同纠纷案

  背景介绍:

  在跨境贸易中,海外买家通常选择信用卡支付货款,跨境电商平台通过与信用卡发卡行合作,并与商家签订信用保障服务协议,建立跨境贸易信用保障体系,以增强买卖双方的信任。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之一——顶某国际贸易公司与某跨境电商平台网络服务合同纠纷案,就集中体现了这一机制的重要性及其法律后果。

  案件详情:

  顶某国际贸易公司与某跨境电商平台签订了《信用保障合作协议》和《信用保障服务规则》,并开通了信用保障服务。根据协议,若海外买家使用境外发行的信用卡支付订单款项并在交易后发起拒付申请,卖家需在合理期限内提交有效抗辩材料,否则将面临拒付成功的风险。

  顶某国际贸易公司通过该平台与海外买家签订了多笔信用保障订单,但因买家以“假冒商品”为由向信用卡发卡行发起拒付申请,且顶某国际贸易公司未在规定时间内提交抗辩材料,最终导致信用卡发卡行判定买方拒付成功。跨境电商平台依据协议从顶某国际贸易公司的账户扣划相应款项返还给信用卡银行账户。

  法律判决:

  顶某国际贸易公司认为平台自其账户扣划资金的行为违法,并提起诉讼要求赔偿。杭州互联网法院审理后认为,双方签订的平台协议及规则合法有效,顶某国际贸易公司未在合理期限内提交抗辩材料,因此应承担相应责任。一审判决驳回了顶某国际贸易公司的诉讼请求,二审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维持原判。

  意义与启示:

  此案的裁判规则强调了跨境电商平台商家应重视信用保障规则,熟悉处理流程和时限,积极维护自身权益,避免错失抗辩时机造成不利后果。同时,这也彰显了人民法院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创新的重要作用。

  这批典型案例不仅为涉自贸区常见纠纷提供了明确的争议解决规则,也为进一步推进制度型开放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热点资讯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T3航站楼边检执勤现场启用

2025-03-19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二批服务保障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典型案例

2025-03-19

粤港“一单两报”服务全面覆盖,大湾区贸易便利化再上新台阶

2025-01-16

江西新余国际陆港封关运行,助力中部地区跨境电商与物流发展

2025-01-13

2024跨境电商大事件回顾与2025 年行业展望洞察

2025-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