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口岸经济与边民互市双突破
文章来源:四方网络 作者:4PNT 发布时间:2025-07-14
2025年7月10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副州长许高红做客“金色热线”,直面群众关切,系统阐释红河州如何以改革破局,推动口岸经济从“通道”向“枢纽”跃升,同时以务实举措破解边民互市贸易瓶颈与农村饮水安全难题。作为云南对外开放前沿,红河州正以“口岸转型+贸易创新+民生保障”为抓手,探索沿边地区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以下为核心实践与成效:
一、关于加快发展口岸经济的路径
红河州通过"五个转型升级"推动口岸经济从"通道"向"枢纽"转变:
设施升级:投入近亿元建设河口智慧口岸,通关时间压缩至10分钟以内;金水河口岸通过省级验收,坝洒通道等项目加速推进。
运输改革:试点"两到底一平台"模式(一车到底、一箱到底+智慧物流平台),单车次成本降低1000元以上,破解"重车进、空车返"难题。
贸易创新:在巩固一般贸易基础上,重点发展边民互市、跨境电商、保税物流,1-5月边民互市贸易额达12.5亿元,同比增长8.4%。
商品优化:对接川渝产业转移,提升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推动云南工业品出口竞争力。
市场建设:谋划区域性有色金属交易中心、农产品交易中心,河口专业市场布局已启动。
二、边民互市贸易提质扩面的创新举措
针对绿春县等无口岸地区,红河州率先试点"多区备案、多区申报"改革:
组织化提升:组建边民互助组和集体经济组织,1-5月参与交易边民达15.6万人次,增收780万元。
专业化服务:河口、金平成立国有平台公司(如河口口岸运营管理公司),提供市场化服务支持边民个体工商户。
数字化监管:开发边民互市一二级市场交易平台,实现交易、结算、完税全流程数字化,1-5月一级市场结算10.36亿元,税收792.7万元。
三、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的解决方案
以金平县勐桥乡为例:
应急措施:台风"摩羯"损毁39公里管道后,启用备用水源,调运1700米管材恢复临时供水,发放救助资金20.7万元。
修复进展:已完成受损管网更换,预计一周内全面通水,州政府持续督办确保进度透明。
长效机制:全面排查供水隐患,强化水质监测,推进供水项目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季节性缺水问题。
总结
红河州通过制度创新(如跨境物流改革、边民互市多区申报)、基础设施升级(智慧口岸、交易中心)和数字化赋能(交易平台、APP),将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动能。同时,在民生领域建立"应急+修复+长效"的饮水安全保障体系,体现"发展为了人民"的治理理念。